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的感想。
小学生写读后感常犯的毛病是复述原文,没有做到简明扼要。
有的只“感”不“读”,离开原文意思漫无边际地胡编乱写,说道理时空发议论,而缺乏实例。
那么读后感该怎么写,才能做到读后有感且能有感而发呢?
读后感,“读”是前提,“感”是写作的重点。必须要写出因读而感的内容。
读后感写作的四个方面内容:
一、读懂原文,提炼内容
如何写“读”?
例如:《钓鱼的启示》
课文的主要内容讲的是小詹姆斯与爸爸出去钓鱼,他们在不允许钓鲈鱼的时间里,钓到了一条大得简直令人难以相信的鲈鱼,经过爸爸的教诲,原先不肯放生鲈鱼的小詹姆斯终于把鲈鱼又放回湖里了。
这次钓鱼的经历让小詹姆斯懂得了不论在什么时候,不论有没有人监督,都要遵守规则。因为这是一个道德问题。
一般在读后感的开头都要用少量的文字或者简练的语言概括所读作品的内容。
《钓鱼的启示》就在开头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让人一目了然。
二、抓住重点,写出感想
如何写“感”?
例如:《落花生》读后感
“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要做有真本领的人。只有兢兢业业地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课文还告诉我们要像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人。做一个心灵美、语言美、品格高尚、知识渊博的人。这种人,人民需要,社会需要,祖国更需要。
就如《落花生》中所写,在所读文章中,抓住自己的感受最深的的地方,集中笔墨、深刻、透彻地写出自己的体会、感想。不用面面俱到。
三、联系实际,情感真实
例如: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读到这儿,我更加敬佩五壮士的大无畏精神,因为他们的自我牺牲精神是为了祖国、为了集体,是自觉地,是乐观的。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我和五壮士相比,真是相差太远了。
就拿写作业来说吧,周六周日我都是先玩,知道周日晚上才草草地写作业。有时候因为太晚了我就不想写,作业没写完,第二天就向老师撒谎。现在回想起来,感到多么惭愧啊!
上文的小作者结合《狼牙山五壮士》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抒发自己的感情,情感真切,富有感染力。
所以,我们在写感想时,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写出内容充实、生动感人的体会。这是读后感的主题部分,要写得详细、具体。
四、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读后感常用的写法是议论、抒情、叙述三结合。可以适当引用原文中自己感触最大、体会最深的章节、段落、句子或人物的语言等,在此基础上写出感想。
例如:读《草房子》有感
如果说草房子里的桑桑带给人们较多的是欢声笑语,那么草房子里的陆鹤却饱尝了生活的苦涩和艰辛。因为秃,所以被嘲笑被看不起。他有意捣乱,想赢得尊重,可屡屡失败。
最后,在一次演出中,他毛遂自荐,经过苦练,把一个秃子连长演绝了,赢得了掌声一片。陆鹤哭了,我的泪水也禁不住往下淌。泪光里,我知道只有实力和汗水,才能证明自己,才能赢得尊重。
在这篇读后感中,小作者通过简述书中给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论述了“有实力和汗水,才能证明自己,才能赢得尊重。”的观点。
总之,结合上述写作读后感的方法,读书、读文章,读的目的并不单纯为了欣赏,读后感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读后,你有什么收获?欣赏完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会对你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帮助?总结好这部分,就可以完成读后感了。
老师范文
读《雾都孤儿》有感
万老师
《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狄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写实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奥立弗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
《雾都孤儿》是一部伟大的社会批判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小说主要反映刚刚通过了济贫法的英国社会最底层现实生活。富人的弃婴奥立佛在孤儿院挣扎了9年,又被送到棺材店老板那儿学徒。难以忍受的饥饿、贫困和侮辱,迫使奥立佛逃到伦敦,又被迫无奈当了扒手。他曾被富有的布朗罗先生收留,不幸让小扒手发现又入贼窝。善良的女扒手南茜为了营救奥立佛,不顾贼头的监视和威胁,向布朗劳报信,说奥立佛就是他找寻已久的外孙。南茜被贼窝头杀害,警察随即围剿了贼窝。奥立佛终于得以与亲人团聚。作者在创作上爱憎分明,充分地体现了其形象生动的故事特点。他笔下的人物富有鲜明的个性,整个作品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主人公小奥力弗勇敢的精神,虽然在黑暗的习艺所里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但是并没有给这么一个美好的心灵蒙上灰尘。由于饥饿,他向干事提出需要一碗稀粥时,被那些干事认为“这孩子将来一定会被绞死”。在当学徒的时候他面对人们对于他母亲的羞辱,奋起反抗。他也许是由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竭尽全力反抗着。后来逃亡到伦敦后,纯洁的心灵让人们感到可笑。其中有一段话让我记忆尤深“那些都是老先生的,在我还热病快死掉的时候,是那位好心的先生把我带到他家里去,照看我养好了病。哦,求求你们把这些都送回去吧,把书和钱还给他。你们要我一辈子待在这儿都可以,我只求你们把这些东西送回去,不然他们应定会以为我逃跑了的,你们可怜可怜我,把书和钱送回去吧”这是小奥力弗被抓后说的话。一个人活着就要有尊严,哪怕处境再怎么艰难,只要人活着,就靠一股硬气。
在这本书中,奥利弗、南希、罗斯小姐都是善良的代表,他们都出生于苦难之中,在黑暗和充满罪恶的世界中成长,但在他们的心中始终保持着一偏纯洁的天地,一颗善良的心,种种磨难并不能使他们堕落或彻底堕落,反而更显示出他们出污泥而不染的光彩夺目的晶莹品质。最后,邪不胜正,正义的力量战胜了邪恶,虽然南希最后遇难,但正是她的死所召唤出来的惊天动地的社会正义力量,正是她在冥冥中的在天之灵,注定了邪恶势力的代表——费金团伙的灭顶之灾。因此在小说中,南希的精神得到了升华,奥利弗则得到了典型意义上的善报。而恶人的代表——费金、蒙克斯、邦布尔、塞克斯无不一一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狄更斯在小说中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虚伪。1838年和1839年,他发表了《雾都孤儿》和《尼古拉斯·尼可贝》,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穷苦儿童的悲惨生活,揭露了贫民救济所和学校教育的黑暗。狄更斯是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对世界文学有巨大的影响。《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第二部长篇小说。这位年仅二十五岁的小说家决心学习英国现实主义画家威廉·荷加斯的榜样,勇敢地直面人生,真实地表现当时伦敦贫民窟的悲惨生活。他抱着一个崇高的道德意图:抗议社会的不公,并唤起社会舆论,推行改革,使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贫民得到救助。
正因为如此,狄更斯历来被我国及前苏联学者界定为“英国文学上批判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和最伟大的代表”。对此,我有一些不同的见解:文学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必然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是,我们决不能把反映现实的文学都说成是现实主义文学,把“现实主义”的外延无限扩展。事实上,作家运用的创作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这和作家的特殊气质和性格特点密切相关。狄更斯的创作,想象力极为丰富,充满诗的激情,他着意渲染自己的道德理想,处处突破自然的忠实临摹,借用一句歌德的话:它比自然高了一层。
《小鹿斑比》读后感
彩虹老师
《小鹿斑比》是奥地利作家费利克斯·萨尔腾写的一部童话小说。这本书叙述的是一只小鹿的成长故事,是一部充满爱与温馨、探索生命存在和意义的作品。故事从小鹿斑比蹒跚学步讲起,讲述了他与森林里的伙伴们一起历经季节迭换、生存磨难,在一点点了解外部世界的同时,心灵和情感也在不断地受到洗礼和冲击,对动物自己、大自然和屠杀他们的人类进行着艰难的认识和思考。小说既描写了森林里的和谐气氛和动物们相互间温馨的扶持与友爱,也展现了动物们嫉妒、占有欲、争斗及面临恶劣的环境和可怕的人类时所表现出的迷茫和无助。小说不是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惊险刺激的场景来取悦读者,而是用极其细腻的笔法,将动物世界里发生的一切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感染,身不由己地融于故事的情节当中,和斑比以及他的妈妈、朋友们同喜同悲。
虽说《小鹿斑比》属于儿童文学读物,但也是不少成人喜爱的作品。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高尔斯华绥读完《小鹿斑比》后说:“我要特别地把这本书推荐给那些爱狩猎的人。”但我更愿意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的人,因为人类需要爱的教育。书中写到的故事无处不穿插着母亲对小斑比的爱,写出老鹿王虽不善表达却总在必要时候出现给予小斑比引导,这不也是爱的教育吗?
此外,《小鹿斑比》书中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讲述动物世界的爱恨情仇。感人至深的情感描写,展现动物们的内心世界。更能吸引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如此,丰富的自然知识介绍,增强孩子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读完《小鹿斑比》感受至深的是这本书能够带给孩子们的感悟、道理:温室里的鲜花,其生命力永远比不上山间的绿草;笼子里的动物,其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永远比不上大山中的猛兽。同样,学会面对、对付挫折的人,会活得更好。
读《草房子》有感
林子老师
终于读完《草房子》这本书,使我感触颇深,深深地被油麻地所发生的故事给吸引住了。
《草房子》一文主要给我们讲述了以男主人公桑桑为首的一段刻苦铭心而有终身难忘的在油麻地的六年小学生活,有秃顶的“秃鹤”,有恬静的“纸月”,有高富帅类型的“杜小康”还有倔强的“细马”与他们的校长桑乔、老师蒋一轮等等这群可爱的油麻地人们。六年中,桑桑目睹了秦大奶奶的过世,目睹了了好朋友杜小康的家道中落,目睹了老师蒋一轮与白雀之间爱情的萌发与终结,更是经历了自己人生的一次主要关头,与死神搏斗......这一切都成为了主人公桑桑六年小学生活的美好组成部分,这六年的启蒙教育里,他收获了友情、亲情、还有与秦大奶奶之间无血缘的“儿孙情”。
秃顶的“秃鹤”是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孩子其中之一,因为他的“光头”形象所以本名为陆鹤的他被同学们称为“秃鹤”,也是因为这个形象,陆鹤常常成为了油麻地其他孩子戏弄的对象,就连学校的校长桑乔也因此不让他参加学校的“广播体操”比赛。陆鹤他尝试过戴帽子、用生姜擦头甚至不上学的方法去掩盖他的光头形象,但都没能把他人的嘲笑给制止住。有一次,油麻地小学举办“广播体操”比赛,尽管桑乔百般阻止陆鹤参加,但是他还是绝意惨叫,拗不过陆鹤,于是桑乔决定让他戴帽子参加。这一天,比赛如期举行,正当评委们都拍手叫好时,陆鹤突然把他的帽子扔向天空,引得操场一阵骚动,油麻地小学也因此失去了“广播体操”的获奖机会。读到陆鹤扔帽子这一举动,我仿佛看到了昔日里陆鹤被同学嘲笑、被桑乔嫌弃、被同学们捉弄的画面,我为他这一举动拍手叫好,甩得用力点吧,让全校师生都感受到你的不满,大胆地报复他们吧,勇敢的去捍卫你的尊严。
还有像秦大奶奶为了她那小房子,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与政府与学校做斗争,坚守那一点土地,我深深地被她那对土地的热爱所感动了,我想,她一定很思念她的丈夫吧;还有蒋一轮,他和白雀之间的爱情故事既凄美又单纯,不禁让人惋惜,还有他那悠扬的笛声,一定特别动听迷人;当读到桑桑生病要病逝那一刹那,暗暗地心里捏了把冷汗......
《草房子》花了大篇幅在描写油麻地的生活、景色,像油麻地小学是一色的草房子。十几幢草房子,似乎是有规则,又似乎是没有规则地连成一片。它们分别用作教室、办公室、老师的宿舍,或活动室、仓库什么的。
在这些草房子的前后或在这些草房子之间,总有一些安排,或一丛两丛竹子,或三株两株蔷薇,或一片花开得五颜六色的美人蕉,或干脆就是一小片夹杂着小花的草丛。这些安排,没有一丝刻意的痕迹,仿佛是这个校园里原本就有的,原本就是这个样子……等等的这些画面在作者的描述下令人十分向往,向往那自然与美好。
看完《草房子》一书,我不由得对作者曹文轩产生了崇拜,他可以把油麻地写得如此迷人,是一个美好的存在,故事情节沉重中又不失愉悦,宿命、死亡、悲剧等主题引人深思,悲剧后面的温情和美丽有给人安慰,读《草房子》就是一种真善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