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接单的黑客

联系黑客,怎么找黑客,黑客怎么找,黑客接单,破解系统

基努里维斯好惨(基努里维斯的悲伤)

文丨哈麦 来源丨搜狐娱乐

我们发布了2016年中国电影的盈利榜单,可能看得投资人很眼馋,那也是那么多资金想进入电影业的原因。当然,有人风光也有人凄惨,看过今年中国电影的亏损状况后,你或许能体会到这其中残酷的一面。

一部大投资电影,一亏就是几个亿;名导、明星参与的项目,也不一定都赚钱,有时候还是巨坑;有些片方怕风险,把发行权卖出去稳赚,那些不顾死活想一鸣惊人的,成为保底对赌的接盘侠……总之,豪赌背后,满是冷冰冰的数字。

《摇滚藏獒》:高投资动画在国内行不通?

《摇滚藏獒》制作方野心很大,准备卖全球市场,请的好莱坞班底,所以做完成本达到6000万美元。这在好莱坞也就是中等制作(像《疯狂动物城》这样的动画预算基本都在1.5亿美元左右),但跟国内的动画片一比就是高到离谱。

展开全文

经历了被万达排片封杀、票房注水等风波后,电影国内票房只收了不到4000万,投资方分成约1500万。也就是说,折合人民币4亿左右的投资基本都亏进去了。

一部电影投资方所得分账算法:

1、电影专项基金拿走总票房的5%

2、缴3.3%的税

剩下的1-5%-3.3%=91.7%净票房用来分账

3、影院从中分走约57%。有些时候这一比例片方和影院可自行协调。

4、通常“中影数字”还要分1%-3%的发行代理费(据传票房0.5亿内收3%、0.5-3亿收2%、3-6亿收1%,6亿以上不收费)

这笔发行代理费每部电影都有?

5、假如电影票房卖了1亿,那最后到投资方手里的钱是1亿*91.7%*(40%-43%)。如果是委托别家代理发行,片方还要再给发行方约10%的发行费用。

该片一开始由郑钧自己的公司漫动时空运作,做着做着资金链出了问题。“最紧张的时候,团队坚持过八个月不发薪水干活,包括美国的团队。”后来,华谊接手,加上时代天骄的投资,又得以继续。但到后期,资金又出问题。“当初签约的那家制作公司答应投一笔钱才成为合作伙伴,但因为自家上映电影,突然没钱退出。”煎熬了半年,最后华谊又追加了投资。

所以,国内最后变成了华谊主控,亏最多的也当然是华谊了。为此,华谊负责该片发行的主管被降职。

当然,该片之后还会在北美(明年2月24日)、新西兰、澳大利亚等海外地区上映,也可能有版权、品牌授权等链条上的一些收入,这样一定程度上能减少点亏损。

同样亏损的还有另一部据说成本7000万的《小门神》,该片是原土豆网CEO王微做的3D动画,耗时三年,上映后票房只有7869万,净亏4000万。以及成本4500万,票房2453万的《精灵王座》,净亏3900万。出品《精灵王座》的就是曾4800万高成本制作《龙之谷》的上海米粒影业,那部片虽然口碑不错,但也是亏。

《勇士之门》:合拍片逃不过票房灾难?

上海有一家叫基美影业的公司,2008年成立,做了不少买断批片的引进发行,比如《名侦探柯南2009》、《女巫季节》、《危情三日》、《人狼大战》、《在劫难逃》、《逆世界》、《乔布斯》、《精灵旅社》、《别惹我》、《美国骗局》、《暴力街区》、《超体》,不少都赚钱。后来,这家公司转向制片,和法国名导吕克-贝松的欧罗巴公司建了了合作关系,前两年参与投资的《飓风营救3》(2.04亿)、《玩命速递4》(1.28亿)票房都还不错。

但是今年,一部英文片《九条命》,一部合拍片《勇士之门》,两部国产片《超级快递》、《魔轮》,按投资和票房算,全部亏钱。要命的是,国内投资方还都是它一家独资。

《九条命》 内地票房:1.12亿元 预算:3000万美元 全球票房:4420万美元

《勇士之门》 内地票房:2283万元 预算:4800万美元

《超级快递》 内地票房:6118万元 预算:未知 主演:陈赫、宋智孝、大卫-贝尔、肖央

《魔轮》 内地票房:784万元 预算:未知 主演:林心如、何润东

就拿预算4800万美元(折合约3.3亿人民币)的《勇士之门》来说,国内票房只有2283万元,投资方分成800多万。海外版权等收入未知。暂知的净亏损预估超过3.2亿。

就在做这些电影的过程中,已在新三板上市的基美影业不断传出“缺钱”传闻,前后多次定增募资,以及贷款、借款。

未来,它还有吕克-贝松执导的《星际特工》、基努-里维斯主演的《疯狂拉力赛》、许晴和伊桑-霍克主演的《24小时生存》、王力宏主演的《歼灭者》、孙红雷主演的《飓风营救中国版》、李冰冰主演的《虎影侠》等等,看起来都是烧钱的大项目。

《封神传奇》:众星捧月=票房哑弹?

众星捧月的《封神传奇》成本有3亿、4亿、5亿三个说法。

主控方是多年没有出片的“中国星”,也就是主演向佐老爸向华强的公司。另外,还有博纳、阿里巴巴影业、爱奇艺影业等联合投资。

最终电影票房2.84亿,投资方能分成约1.1亿。如果成本按4亿算,净亏损2.9亿。

有消息称,该片一开始是华谊在谈发行,出8亿保底。后来归了博纳,10亿保底。

基努里维斯好惨(基努里维斯的悲伤)

博纳老总于冬曾豪言希望《封神传奇》票房破25亿。

保底的规则一般是票房达到保底金额以上保底方拿大头分账,在保底票房以下,由保底方承担损失,投资方可以从保底方手里稳拿票房收成。如果传言是真,那包括中国星在内的前期投资方可能亏很少甚至不亏,钱主要让博纳掏了。

《大唐玄奘》:主旋律“变种”失败?

豆瓣评分5.2分的《大唐玄奘》今年代表中国参加奥斯卡外语片竞选。主演黄晓明凭这部片连续获了意大利中国电影节、长春电影节两个“影帝”。

这部“贯彻中央一带一路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电影由中影主投,据说成本过亿。最终票房3300万,就按1亿成本算,净亏损预估8800万。

中影今年还有一部题材主旋律,但想拍成商业大片的《我的战争》。请了香港的彭顺执导,刘烨、王珞丹、杨佑宁等明星主演,最终票房3600万,预估也是亏不少。

《三少爷的剑》:古装片已完全没市场?

古装动作片这几年基本没有了市场。

《卧虎藏龙2》 2.56亿

《刺客聂隐娘》 6173万

《黄飞鸿之英雄有梦》 1.82亿

《绣春刀》 9340万

《一代宗师》 2.88亿

《忠烈杨家将》 6170万

《血滴子》 7200万

但博纳和尔冬升还是拍了《三少爷的剑》,口碑不好,票房也只有9700万(片方分成约3700万)。据说,这部片成本1亿左右,净亏损6300万。

《梦想合伙人》:投资方盈利保底方亏

请了韩国热播剧《来自星星的你》导演张太维,明星演员姚晨、唐嫣、郝蕾、郭富城、李晨的《梦想合伙人》上映后口碑糟烂,票房8100万(投资方分账约3000万)。据说电影投资9000万,预估净亏损6000万。

但这部电影是福建恒业花了3亿保底的,包括春秋时代、乐华娱乐在内的前期投资方并没有亏,亏的是对赌的恒业。一般来说,在保底票房以下,对赌方承担所有的损失。

不仅《梦想合伙人》,据传恒业今年还3亿保底了《夏有乔木》,该片最终票房1.56亿,也是亏的很惨。

实际上,今年除了《美人鱼》、《火锅英雄》,其他保底案例看起来都赌输。

但微影时代老总林宁在接受采访时说,所有媒体报道的关于保底的数据都是错的。比如微影保底的《致青春2》和《盗墓笔记》就没亏。

一是保底金额没有报道的那么高。二来,也有媒体曝光过,像《叶问3》买票房被查,像《致青春2》、《盗墓笔记》《我不是潘金莲》都曾有过为了达到保底额票房注水的嫌疑。如果是真,那等于钱还是自家花的,亏不亏各自心里有数。

总之,不管盈亏,这股热潮还在。正上映的《铁道飞虎》,还未上映的《大闹天竺》、《战狼2》、《一代妖精》都已传出或确认保底发行,保底票房分别是10亿、10亿、8亿、5亿。

《叶问3》:揭开电影业虚假票房黑幕

《叶问3》丑闻揭开了电影业虚假票房横行的黑幕。据有关部门调查,该片虚假排场(锁定座位、幽灵场等)涉及票房3200万,自购票房发行方认可的金额为5600万,20家院线(全国总共就37家主流院线)的73家影院严重参与了造假事件,被警告的还有三家电商。

电影最终票房8.02亿,除去3200万不予认可的虚假票房,7.7亿,投资方分成3.04亿。

《叶问》系列本是黄百鸣所控天马影视的项目,天马的一位前员工曾透露,快鹿花了2亿从黄百鸣手里买下了《叶问3》的大陆发行权(另外,黄百鸣公司还享有香港票房的分账)。甚至《叶问3》的大部分投资也都是来自快鹿集团。

制作成本保守估算1亿,加上2亿发行权购买费用,快鹿为《叶问3》花去3亿。此前施建祥也说过,《叶问3》的投资是3亿。再加上5600万自买票房的钱,成本3.56亿(这还不算其他未知的,比如营销、发行上的投入)。如此算来,《叶问3》账面净亏损至少5200万。

但这部电影并不那么简单。为了发行,快鹿收购了一家发行公司LAN TEAM,更名为大银幕,事发后据说该团队已解散。另外,该片的发行收益最后被做成了很多金融理财产品,还涉及快鹿控股的两家上市公司股票的升跌,其中的损失无法计算。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北美票房惨不忍睹

李安《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找投资并不易。张艺谋当年拍完《归来》做宣传时去纽约,邀请李安看片,之后两人在纽约大学进行了一场对谈。那时候张艺谋说自己下一个计划是接好莱坞大项目《长城》,李安在筹备《比利-林恩》,但是因为钱的问题卡住了,很犯难。

最后该片预算4000万美元(数据来自wikipedia),在好莱坞,已经算很省的中低成本了。对比一下,他曾经拍过的《少年派》和《绿巨人浩克》成本分别是1.2亿美元和1.37亿美元。

美国投资方主要是索尼哥伦比亚旗下的三星影业(TriStar)、Studio 8,国内是博纳,后两者都是港股上市公司复星集团的控股公司。于冬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博纳投资了25%,也就是1000万美元。

这部电影在美国本土的口碑不好,IMDb评分只有7.2分,烂番茄新鲜度45%。而国内影评人和观众都很喜欢,豆瓣和时光网的评分分别高达8.6分和8.0分。

《比利-林恩》在北美评分网站IMDb和烂番茄的得分都不高

北美票房也是差的出奇,只有不到174万美元。海外已经在中国两岸三地、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墨西哥、丹麦、挪威等地上映,票房2919万美元(其中中国内地1.63亿元,相对其口碑来说,也不算理想)。全球合计3093万美元。

明年一月和二月,该片还会陆续在荷兰、英国、法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等地上映,但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到时候票房估计也不会乐观。

在好莱坞,一般一部电影的全球票房要达到预算的三倍才能回本。4000万美元预算那就得1.2亿美元。如果最终全球票房停留在4000万美元以下,那净亏损可能达2700万美元。博纳投资25%,如果是参与全球分账,那就会亏损67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700万。但博纳通过这部片“笼络”到了李安,他下一部片会不会像《少年派》一样大卖谁能知道呢。

当然,最终的亏损可能没这么多,一是还有一些海外地区没上映,二是每部电影的营收链条都很复杂,票房之外,还有版权销售、影碟销售等。所以,以上理论数据仅供参考。

《蒸发太平洋》:国产片当洋片卖不好使

今年有一部国产科幻片《蒸发太平洋》,本来计划做成国际合拍,传言投资1.8亿,要邀请好莱坞和国内一线男星主演。

最后发现投资方名单里全是中国的公司,成本也变成了900万美元(约6000万人民币)。

主演是张雨绮和“超人”布兰登-罗斯,导演是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电视专业,曾拍过《绝命航班》的周文武贝。电影上映前片方的宣传想给观众这是一部好莱坞大片的错觉,但上映后豆瓣评分只有3.1,票房3500万。

辛亏成本不算高,最终净亏损预估在4700万左右。

贺岁档四部热片可能会全亏

《长城》:26亿回本

《长城》预算1.5亿美元(约10亿人民币),主要投资方有国内的中影、乐视,万达收购的美国传奇影业。如果仅算国内票房,要达到近26亿才能回本。但目前该片上映16天内地票房才9.79亿。现在日票房2000-3000万,如果还能平均日票房2000万继续半个月,最终票房可能落在12-13亿,暂不算海外是否能卖的话,那亏损可能在5亿上下。

因为电影上映时遭遇差评,张艺谋签约公司乐视影业的总裁张昭微博对阵影评人,乐视官方还给“亵渎电影”发去了警告函。

《罗曼蒂克消亡史》:3.9亿回本

据联合投资方巨亿制梦影业的负责人孙敬媛透露,《罗曼蒂克消亡史》总投资在1.5亿。该片虽然在影迷圈口碑很好,但大众买账的热情不高,上映16天票房1.15亿,目前已经只剩不到1%的排片。如果最终票房落在1.2亿左右,亏损就达1亿。

《摆渡人》:10亿回本

《摆渡人》虽然只是部现代喜剧,但是因为众星云集,片酬不低,估计预算不小。此前传言该片投资过3亿,加上宣传、营销,达到了4个亿,保底过《美人鱼》、《绝地逃亡》、《火锅英雄》的和和影业给保底10亿。这听起来有点不大可信,但是导演张嘉佳在接受采访时亲口说了,“少说也要10亿投资方才能收回成本。”目前电影上映9天票房4.06亿。观众评价不好,后续持久力弱,保底方极有可能亏损。

《铁道飞虎》:8亿回本

这部耀莱影视主控的片据说仅前期投资成本就高达2.5亿,加上后期营销、发行,大约3亿。保底过《火锅英雄》、《致青春2》、《盗墓笔记》的微影时代给该片保底10亿。其总裁林宁在接受采访时说,因为微影还有投资收益,所以票房达到8亿就能保本。电影上映9天票房4.29亿,口碑不佳,最终要到8亿难度不小。

相关阅读

基努里维斯好惨(基努里维斯的悲伤)

2016中国电影票房创十年最低增速,7个月票房同比下滑

来源丨每日经济新闻

热闹开场,低调收官——2016年,是中国电影既让人激动又让人落寞的一年。

开年伊始,《美人鱼》便创造了中国电影票房神话,最终累计收入33.9亿元。良好的开局让中国电影人欢欣雀跃,洋溢在“全年600亿票房”、“超越美国成为电影第一大国”的喜悦和疯狂中。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一季度的辉煌成绩竟成为“最后的狂欢”,中国电影票房二季度开始转头向下,4月单月票房就下降了24%,随后几大档期暑期档、国庆档接连失利,颓势尽显。

“600亿”的口号犹如南柯一梦,转瞬落空!而比票房增长乏力更可怕的,还有口碑的坍塌。

2016年的国产电影整体质量出现下滑,现象级大片稀缺,IP、青春、魔幻等前几年盛行的类型片齐齐“扑街”。全年417部公映的国产片里,豆瓣评分7分以上的仅14部,而2015年则有27部……

当中国电影“打鸡血”式跳跃发展数年后,是时候停下脚步,冷静下来进行反思和重构了。

中国电影,且行且珍惜。

全年7个月票房同比下滑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数据统计,2016年全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合计457.12亿元,较2015年增长3.73%。这个增幅几乎是近十年的最低。在放映电影数量方面,2016年国内影院共上映507部电影,比2015年的449部大增58部,增幅为12.92%;其中,2016年上映国产电影417部,较2015年的395部增加了22部,增幅为5.57%。

与此同时,电影银幕数保持着快速增长,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银幕总数已达41179块,比2015年新增9552块,增速达到惊人的30.2%。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单张银幕贡献的产出仅为111万元,与2015年单张银幕产出139.34万元相比,大幅降低28万元,降幅约20%。

不过,尽管电影上映数量和银幕数都较2015年明显增长,但2016全年12个月里,仅有5个月票房同比实现增长,其中1~3月票房同比分别增长48%、68%、29%,合计达到144.66亿元,在全年票房总额中的占比超过三成。此外,6月和8月的单月票房也分别上涨了15%、12%。

而在票房同比下滑的7个月里,跌幅最大的是9月,总票房22.99亿元,较上一年下滑了33%。四季度3个月增速“全军覆没”,尽管有10月国庆档、12月的贺岁档等向来火爆的档期支持,但由于两大档期均未火爆起来,因此导致10月、11月、12月连续3个月票房下滑。

还有两个指标也值得关注:观影人次和放映场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城市院线观影总人次为13.72亿,较2015年增长8.89%。中国电影产业研究专家刘嘉向每经影视表示,2016年放映场次上升幅度还是比较大的,但这个数据并没有实质利好。因为是新增影院进来以后,只是把大多数原有影院稀释和分流了,因此票房不见增长,很多影院的产出与2015年相比是下滑的。

中国电影必须“刮骨疗毒”

自2010年,中国电影总票房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中国电影一跃而起,开启了真正的黄金时代。2015年无疑是载入史册的一年,年度440亿元总票房、同比增长49%的增速都创造出了一个最大的奇迹。

然而到了2016年初,当市场各方都在高喊着“新高”、超越”等字眼时,中国电影却悄然按下休止符。

正如手握国内最大院线的“首富”王健林所说:“其实2016年才是真实的中国电影市场。市场连续保持30%~40%的增长,你觉得(这样的持续性)可能吗?经济增长6%~7%,文化增长就算高一点,十几、二十几的增长可能才是一个真实的水准。”

市场的喧嚣,终于归于平静。而在平静的背后,中国电影行业暴露出的一些弊端也让监管开始出手。

2016年3月,《叶问3》曝出虚假票房事件,让中国证监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相继出手整顿市场乱象;票补逐渐退潮,9.9元、19.9元的电影票消失,电影票价回归到40元左右的区间;11月7日,《电影产业促进法》出台,明令禁止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通过制造虚假交易、虚报销售收入等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观众……

“挤泡沫”的过程或许伴随着阵痛,但无可否认,中国电影急需这一场“刮骨疗毒”。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向每经影视记者表示,2015年的高增长是在有大量第三方票补的背景下,如果把票补因素排除后,当年的总票房也就390亿元左右。如果以390亿元为基数来计算,那么2016年的票房增长情况还是比较合理的。“我们不能预期每年都出现40%以上的增长,那太不合理了。”

博纳影业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于冬也说:“电影市场最大的真实来自我们的观众,他们的电影票就是一张张‘选票’。所以当大家出现担忧的时候,其实更提醒了我们所有的人,做电影要存敬畏之心、要尊重观众、要认真再认真!”

-END-

来源:搜狐娱乐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