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城中小学每个师生都能写一笔好书法
前不久,我市举办央视数字“书画频道进万家·走进泰州”活动。活动第一天,20多名全国知名书画家到靖江市城中小学参观,对该校坚持特色办学、文化办学,把艺术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给予高度评价。随后,泰州市教育局组织各市(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书法教研员、书法协会会员等齐聚城中小学,观摩了靖江市书法教育的成果,推广该校书法教育经验。
2013年9月,原靖江市城东小学与城西小学合并,更名为“靖江市城中小学”,而原城东小学在1994年就被命名为“全国书法实验学校”,新组建的城中小学,如何继承好原学校的文化基因、办学特色和精神传统?
校园处处翰墨飘香
站在学校南大门,“靖江市城中小学”七个镏金大字格外耀眼、醒目。
“这是我校九八届校友张灏书写的。”靖江市城中小学副校长龚尽冬介绍,由往届学生题写校名,凸显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同时也以此激励学生从小热爱书法,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校园东侧,穿过别致的葫芦门,有一条书法文化长廊,囊括了从先秦到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名碑名帖。“45块碑帖展现了中华五千年的书法发展历程,彰显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文化精髓。”龚尽冬介绍,碑帖字体纷繁,从甲骨文、篆书、隶书到草书、行书、楷书一应俱全,学生们课间来看看也能多了解书法知识。“文化长廊本身也是一道风景,也增加了学校的文化气息。”
为了彰显学校的书法特色,建校之初,该校所有的教学楼命名都以“墨”为核心词,“墨雅楼”、“墨趣楼”、“墨韵楼”、“墨润楼”、“墨逸楼”。所有楼名牌均设计成方形的篆刻印章,在下方配以横式木刻颜楷释文,既具特色,又显典雅。
在校园里逛一圈,你会发现,教学楼的墙壁上到处可见学生的字迹。“基本都是在校学生的优秀作品,有200余幅。”龚尽冬介绍,教学楼上挂不下,该校专门开辟了“墨园”——学生书法作品陈列室,展示该校历届学生的获奖作品千余幅。
展开全文
龚尽冬说,要发挥环境育人功能,让学校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翰墨文化,营造一个良好的书法学习氛围。
师生共习书法文化
为了弘扬学校特色,城中小学组织教师编写了书法校本教材,共分为技能篇、文化篇和励志篇三部分。技能篇主要是一些关键字的习字口诀和示范,文化篇里详细介绍了中国书法发展演变史和各种字体详解,励志篇则是一些书法名家和该校优秀学生的故事集锦。
“不仅要注重技能训练,更要在书写实践中渗透一定的书法文化教育,注重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品格。”龚尽冬说。
“每周两节书法课,一节写字练字,一节听老师讲书法文化、简史和故事。”六年级学生黄子豪说,听了书法名家和师哥师姐的故事,自己就更加坚定了学好书法的信念。
城中小学共有200多名任课老师,但专职书法老师才5名,绝大多数老师是一点书法基础都没有的。为了提升教师书法素养,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每个双周的周五17:00至18:30,是所有教师的书法课时间,由专职书法老师授课。
“教材跟学生的一样,只是上课节奏更快些。”专职书法老师郑彬介绍,除了按时上课,老师们每周还必须练写100个毛笔字、300个粉笔字、500个钢笔字,并由专人批改,练习成果上课都会通报。“这是为了让老师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从而影响到孩子。”
另外,该校还成立了多个毛笔、硬笔书法社团,配备了专职教师,对自愿参与活动的学生、老师进行辅导。
教育共同体辐射引领同行
“一花独放不是春”。2013年秋学期起,城中小学与该市生祠中心校、莲沁小学、新桥城实验学校建立教育共同体,辐射引领共同体内的学校创建特色学校。
靖江市城中小学校长朱俊杰介绍,该校先后向其他各校赠送了书法校本教材、书法教育宣传碟片等,还安排5名专职书法老师上门做书法讲座,将本校书法特色倾囊相授。
每年,城中小学都会和共同体内的学校互派老师交流。“来我校交流的老师会参与学校所有的活动,包括书法课堂、书法社团,近距离了解我校书法教育情况。”朱俊杰介绍,学校外派出去的老师,也会将已学的书法知识进行普及,并培养身边师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除此以外,城中小学还经常组织共同体内的师生开展各项活动:定期分批组织外校师生来城中小学参观,感受浓郁的墨香气息;每月举行一次学生“写字之星”评比;不定期举行青年教师写字优课评比或教师书法作品展示活动;每年春节组织部分学生开展“义务为民写春联活动”……
“教育共同体活动非常丰富,成果也非常显著。”靖江市莲沁小学校长丁习龙说,“互学共进、实现双赢”的理念下,该校师生在提高书写水平、了解书法发展历史、欣赏历代名家碑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该校也顺利建成“全国书法实验学校”。
城中小学的辐射引领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教育共同体上,每年,该校都要接待不少省内外前来学习的教育代表团,向大家讲解、传授书法教育特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