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北京8月15日电(记者 吴意茹)“2005年整整一年,都让我压力很大,因为孟苏平总是说‘教练我不想练了,我想回家跟爸妈一起去南京磨豆腐了。’”
北京时间8月15日,来自一个安徽小镇的姑娘孟苏平摘得2016里约奥运会女子举重75公斤以上级金牌。未来网记者采访孟苏平的启蒙教练——安徽省马鞍山市体校举重教练刘晓霞时,她向记者说起了10年前孟苏平曾经一闪而过的“理想”,这个理想刘教练笑着说记忆犹新。
北京时间8月15日,孟苏平在抓举比赛中。当日,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举重女子75公斤以上级决赛中,中国选手孟苏平以307公斤的总成绩夺冠。新华社记者王毓国摄。
“试试看” 学体育最初只为“混口饭吃”
1989年7月,孟苏平出生在安徽省马鞍山市新市镇。与镇上的很多人相同,孟苏平的父母也外出“磨豆腐”做点小生意。
2002年,孟苏平进入新市镇初级中学。在这里,她遇到了改变她人生的老师。
“上课的时候发现她的身体,她的弹跳力和爆发力很强,悟性也高,身体匀称,肩宽背厚,腰部肌肉很发达,头脑也比较冷静。” 孟苏平初中体育老师于基林跟未来网记者回忆起第一次见到这个小姑娘时,依然对她优越的自身条件记忆犹新。
“她当时文化课成绩不是太好,想上当涂一中几乎不可能。”于基林和孟苏平的父母相熟,考虑到孩子当时想上当地最好的重点高中很困难,他想既然孟苏平身体条件这么好,是否可以试着走走体育这条路。“当时就想去练练看,不行再回来读书嘛。而且学了体育,将来实在不行可以当个体育老师。”
于是,在接受一段时间基础训练之后,2003年5月,于基林亲自把孟苏平送到马鞍山市业余体校。
市队遇伯乐四载悉心培养
在市体校,孟苏平遇到了她举重生涯里最重要的启蒙老师刘晓霞。
展开全文
1989年出生孟苏平今年27岁了,在女子举重运动员里并不是一个黄金年龄。而刘晓霞骄傲的告诉未来网记者,从练举重到今天,12年来,孟苏平几乎没受过什么伤。这与刘晓霞四年里为孟苏平“量身定制”的科学培养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回忆起这个徒弟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刘晓霞用了“历历在目”四个字来形容。
“我记得特别清楚,孟苏平当时刚来的时候,体重是88公斤,专门测了一下,身高是172厘米。发育早,所以她第一次参加比赛,身高体重就可以参加大级别了。”
孟苏平2003-2006年在马鞍山体校接受举重训练。锻炼照片为孟苏平市体校教练刘晓霞供图。
刘晓霞告诉未来网记者,孟苏平刚来的时候已经有很大的力量。“深蹲可以达到80公斤,腿部力量也很足;臂腰拉也可以拉到80公斤,整个腰腿力很足。我们用杠铃给她测试了一下,让她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发现她柔韧性、协调性、平衡能力都很好。她的踝关节不硬,举重一般要进行抓举的深蹲,她的肘关节又平又直,在选拔方面,她很标准的。”
标准的好苗子!这个不可多得举重人才让刘晓霞眼前一亮。
不过人无完人,刘晓霞记得孟苏平刚到体校的时候,虽然自身条件很好,但是唯一不足的是基础素质有点差,耐力也差一点。
“自从孟苏平来了之后,每天都给她进行慢跑,因为她体重重,跑步比较慢,经常是跑出去走回来,400米,经常是跑100米,300米都是走,还气喘吁吁的。”细心的教练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这棵好苗子不被埋没。
“后来给孟苏平采取一些措施,每天训练结束之后,让她慢跑一圈,鼓励她,等她可以跑完一圈不需要走的时候,就给她加到两圈,后来她适应了之后,可以跑五圈,这样耐力提高了,成绩提高的也很快。”
孟苏平和市体校教练刘晓霞在一起。图为刘晓霞提供。
从2003年5月正式开始学习举重练习,孟苏平在马鞍山体校训练了4年,“她从2003年到2006年10月,一直跟着我学习举重。期间参加了三次安徽省青少年举重锦标赛。” 有关孟苏平的数据、成绩,刘晓霞讲述起来完全不需思考。
对她来说,这棵用心栽培了4年的好苗子,绽放里约的同时也绽放在了她的人生里。
2004年,孟苏平抓举62.5公斤、挺举80公斤位列第四名。
2005年5月,孟苏平以抓举70公斤、挺举90公斤,总成绩160上升到第二名。
2006年,孟苏平参加安徽省第十一届运动会,最终她以抓举100公斤、挺举120公斤总成绩220公斤,摘得冠军,这个成绩高出第二名30公斤。比赛过程中她还三破安徽省运会记录。
省运会结束后,孟苏平就被选入了安徽省举重队,正式成为一名职业举重运动员。
也曾想过放弃刻苦与坚持成就今日王者
众所周知,举重是一项非常艰苦的运动。从14岁接触举重以来,孟苏平,这个平凡的小姑娘也曾多次想要放弃。
“她也想过放弃,所有运动员在运动生涯里,比如成绩不涨、家里有困难等等原因都会影响他的训练、比赛和继续坚持。”刘晓霞说,在孟苏平真正成为举重职业运动员之前,就多次想要放弃。
为了不让这个不可多得的举重人才被埋没,刘晓霞想了很多办法。
“我告诉她,你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举重人才,这时候放弃了,你当时觉得解脱,觉得说我终于摆脱了举重这个枯燥无味的项目,但是你走向社会之后,过个三五年,外面上班不顺利、困难更多的时候,你肯定会后悔没有听教练的话坚持到底。” 对于一个花季少女来说,举重很枯燥无味。刘晓霞告诉孟苏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咬牙坚持,挺住。“战胜了眼前的困难,你后面的路才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在江苏举办,刘晓霞带着孟苏平去了现场。当时16岁的孟苏平看了陈艳青(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58公斤级冠军)的比赛,感到很震撼。
“她说,教练,陈艳青个子不高,满身都肌肉,还举那么重,太厉害了。”刘晓霞回忆道,从江苏回来,孟苏平告诉她,自己以后不会再有其他想法,要好好训练,朝着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去努力。
说到孟苏平的这个“目标”,刘晓霞不禁笑了起来。
“我那时候经常拿我们国家举重男子女子奥运冠军的例子鼓励她。讲他们是怎样付出的,是怎样战胜困难的,最后他们站上了最高领奖台。特别是张国政看人家是30岁才参加奥运会,也付出了很多,遇到很多困难。孟苏平你以后也会很厉害,只是现在时间未到。”
年轻的孟苏平听完向刘晓霞表示,她也要给自己定个目标。
“我有一次去她宿舍查房,看到这个计划表,我说这肯定是孟苏平写的。她说对,教练你看我现在给自己定了目标了,我要拿安徽省金牌,亚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奥运会冠军。”刘晓霞至今记得孟苏平当年贴在墙上的“夺冠日程表”,而对于如今的孟苏平而言,还差一个全运会冠军就大满贯了。
“明年在天津。明年孟苏平要争取全运会冠军。”伯乐一直在家乡牵挂着她从小看着长大的“千里马”。
温柔懂事 “爆冷”冠军其实不太“冷”
举重是一项很“硬”的运动。很多举重运动员在台上的怒吼,让人感觉这就是一个霸气的项目,运动员也都霸气十足。
然而,在于基林和刘晓霞的印象里,孟苏平却是个温柔的江南小镇姑娘。
“她是个很单纯的孩子,平时训练完总是跟我聊天。她平时很温柔,讲话声音很轻,很小。”刘晓霞曾经告诉孟苏平赛场上必须霸气,但是下场了“就要像很有学问的学生一样,讲话温柔、体贴。”
单纯的孟苏平也曾经顾虑过为了练举重,不断增加的体重会让她体型变形。
“我就鼓励她,没关系的,我们是大级别,就需要增长体重,达到举重项目巅峰,以后退役可以再减肥啊,你觉得自己体重重,不好看,但是别人想长肉还长不起来这样的体重呢。”刘晓霞笑着说,孟苏平当时就觉得别人长不起来的肌肉,她可以做到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
在15日的奥运会比赛中,也许有细心的观众,注意到了赛场上孟苏平的黄头发。
“私下就是个小姑娘,也爱美啊。”刘晓霞告诉未来网记者,上半年比赛她看到孟苏平还是黑头发,她笑着猜测,或许是为了奥运,特地去染了个亮丽的颜色。
而说到此次孟苏平的奥运征程,两位启蒙老师都提到了一件事:孟苏平出征前没告诉家里任何人。
“这次比赛她没跟爸妈说,我们一开始在网上查名单没有她,但是后来又知道有她,她爸妈才知道。”于基林这样说道。
“我原来不喜欢体育,但是女儿当初选择这一行,我们也支持。我们知道这一行很苦,但是她向来是报喜不报忧,很懂事。”孟苏平父亲向记者提及女儿,很是欣慰。
“她训练很吃苦,报喜不报忧。如果受伤了,她从来不跟她父亲说,她只会告诉父亲她又取得了什么成绩。她这姑娘,从来不把不好的一面告诉别人,只把快乐和家人分享。”懂事、报喜不报忧,在记者的采访中,成为了所有人给孟苏平最多的评价。
“没有发挥到最好” 父母约定北京机场迎接女儿
8月15日一大早,就有很多人来到孟苏平家中,她父母更是早早地就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女儿的比赛。
“她妈妈比较激动,一开始都不敢看电视,爸爸还是挺平静的,爸爸觉得女儿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与孟苏平父母一起看了比赛的一位朋友向未来网记者这样描述。
“不是最真实水平,是不是有受伤,或许是第一次参加奥运,紧张。”孟父告诉记者,“女儿一般开把抓举130,挺举最高可以到195,今天才177。”
尽管在父亲看来,这次比赛女儿发挥的“一般般”,但是能拿到金牌,也让他们很激动。
其实,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落选参赛名单后,爸爸妈妈曾经劝孟苏平退役。“我们跟她说,你现在也在读大学,再读两年书回家吧,太辛苦了。但是女儿自己咬紧牙坚持住了。”
而在得知孟苏平出征里约之后,父母与她取得了联系,并且和孟苏平有个约定,如果真的摘得金牌,他们就会去北京国际机场接她。
“过几天就启程了。”孟苏平爸爸妈妈笑的很幸福。
而当记者问到,准备做些什么好吃的迎接冠军女儿时,孟母告诉记者,平时孟苏平回家吃的挺简单的,不过她最喜欢的菜是当地的名菜“万里飘香”——臭豆腐蒸咸菜。
从市队到省队,从业余到职业,孟苏平走了四年;从伦敦落选到里约夺冠,这个平凡的姑娘走过了又一个艰苦的四年。
12年的岁月,让孟苏平这个名字从小镇走出来,走进全国人民心中。接下来的四年,她还打算再拼一次。为了再次站上运动员最高领奖台,孟苏平继续前行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