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之前热播的《小别离》中,我们看到了家长的普遍焦虑——剧中的三个孩子分属底层、中产和上层,因为阶层的差别,他们并不能享受到绝对公平的教育。这也体现了真实社会中生动的阶层教育画像,上层家庭大多直接选择了国际学校,随即飞往欧美发达国家继续接受最优质的教育,有望成为未来社会精英;社会底层家庭的孩子放弃高中大学,选择了学习技术和手艺维生;中产阶级的孩子则努力学习、拼命补课,争取考上985、211大学,或者爸妈狠心花一笔钱,到外国继续苦读深造。
这样的现状很真实,也很残忍。
曾经我们相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却戏谑“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曾经我们的父辈,以及我们自身,都全力争取教育的机会。放在我们这一代,我们还能相信或印证教育改变未来,但如今,在现在的孩子们身上,教育的成本和收获看起来已经没有那么对等,以致于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因为被诈骗学费而害怕家里不堪重负放弃生命的“徐玉玉”。因为对于许多家庭而言,大学的学费与城市的生活成本都会让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陷入泥潭。
这样看起来很悲观。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的中产阶级家庭来说,虽然不会因为大学学费而拖垮家庭生活水平,但“学区房”、“天价课外班”仿佛也成为了他们的代名词,因为不努力往上爬,他们就会跌得更重,他们输不起。
现实如此,我们怎么样才可以给孩子争取到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可能性呢?
一直以来,教育公平都是难以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因为各种客观主观的原因,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难以公平地向每个阶层的人开放。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可能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我们不禁发问,西藏和上海的两所学校,教育资源和师资怎么能比?
但是,这个问题似乎有了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那就是互联网。
因为我们的孩子们,这个社会的下一代,从出生就在互联网上,我们的世界正在变化。正如马云在B20(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上发表演讲时候谈到的一样,“40年前我把英语作为一项工具来学习,现在我们要把互联网、智能手机和数据当作一种工具学会。你到杭州来,去超市,去菜市场,卖鸡、卖鱼的、卖菜的,这些人都接受手机支付了 。”反观我们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工作、沟通、出行,还是购物、游戏、金融,从航天科技到社交聊天,从智能机器人到衣食住行,无不与互联网息息相关。我们有什么理由还不把孩子和互联网教育联系起来?
展开全文
在互联网中,世界是平的。不论是身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学生,还是地处云贵川西偏远山区的孩子,他们都能在互联网上看到同样的内容,接收到同样的资讯。
是因为互联网,使得北美欧洲发达国家学生学习的素质教育课程,我们国内的孩子也可以轻松地接触到;一些名人大咖的孩子在编程猫学习的编程课,来自新疆哈密、克拉玛依,内蒙古阿拉善、贵州黔东南布依族自治县、西藏山南桑日县的小学员也能学到。让我们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是,这些孩子们跨越地域差异,打破教育不公平的僵局,在同一个起点,同一个平台共同学习。
北京上海的小学员,每周有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和兴趣班,但还是坚持每周六晚上参加编程猫PK赛,用作品为自己和战队争取荣誉。西藏山南的孩子,仅仅认识为数不多的汉字,不懂的地方只能求助他的父母,通过断断续续的语音跟我们进行沟通、咨询,尽管这样,却依然坚持每周五晚上8点打开电脑上编程猫的课程,每周向我们提交作品,从未间断。
面对社会教育资源不均衡,作为家长的我们常常无能为力。但编程猫一直努力尝试的,希望能让不同阶层的孩子们,在编程教育的层面上,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让这些孩子有机会平等地接受着一样优质的教育。
而从编程教育出发,我们会发现,并不只是编程这么简单。试想一下,如果编程课能和孩子的数学课本知识点同步,当孩子在课本上认识圆的时候,可以通过这节编程课了解到圆周率以及和周长面积相关的知识,能从学习圆的知识探索到绘画、编程创作。这样的学习方式,只要有一台电脑和网络就可以办到。
长此以往,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够利用编程猫的学习方式,跨越阶级与资源的鸿沟,学习到更多在课本上,在原有的生活中学习不到的技能和知识。
从本学期起,编程猫开设了适用于不同年级的数学编程课(一年级至六年级)和不同等级的英语编程课,课程将根据小学课本教材知识点同步设计,相辅相成,融会贯通。
此外,趣味编程课也在继续,分为6-8岁及9-12岁两个分级体系,依据不同年龄层次的认知水平及学习特点,进行复杂度分层,在线一对一授课,每周仅需一小时,适合零基础学生进行学习。
你为孩子选择的未来,就从这一课开始。